榆林:全力抗旱保灌溉
2025-05-08 14:29 陕西日报
本报记者 王晨曦 通讯员 姬洲僕 王红霞
入春以来,榆林有效降雨偏少,出现春旱天气。为确保春季农业生产,榆林市组织农业农村局、水利局、供电公司等部门和单位成立12支市级春播入种和抗旱保粮技术指导服务工作队,对12个县市区集中开展服务指导工作,全力推动春播入种,打牢粮食稳产丰产基础。
5月2日,记者跟随技术指导服务工作队在榆林市横山区响水镇响水村看到,高位蓄水池正开足马力进行蓄水,可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灌溉农田。
山腰处的一处农田里,气吸式智能播种机将玉米种子播进土壤,机身后方的滚轮将一卷黑色滴灌带稳稳铺在地上,织出一张节水保墒网。
山脚下,大片的田地已经完成播种,涓涓细流随着滴灌带浸润着干涸的土地。
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土地肥力,优化水资源利用模式,推动农业增产增收,也为破解黄土高原干旱缺水难题、推动传统农业向绿色高效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横山区今年种植玉米14万亩,其中有10万亩采用了滴灌补水的灌溉方式。按照目前播种、施肥和滴灌一体推进的工作方式,我们预计于5月中旬完成全区玉米播种。”横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郭宏强告诉记者。
榆林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定期发布榆林市土壤墒情简报,指导春播工作。该中心建议,当前榆林大部分地区温度适宜,应抓住有利天气加快播种马铃薯、玉米,确保春播顺利开展。墒情偏差地区应加强人工保墒增墒,应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农田节水技术。有条件的地区和干旱较重地区应加强农田灌溉,为后面大面积播种提供良好的墒情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