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民生谣言误导认知 多方联动守护清朗——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5年4月辟谣榜综述

2025-05-09 18:04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2025年4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网上数据监测与网民举报显示,当月谣言主要集中在炒作民生话题、伪造公共政策、炮制社会热点等方面。部分谣言断章取义、歪曲解读,误导公众认知,扰乱正常社会秩序。各级网信、公安部门协同联动,多管齐下,全力整治谣言乱象,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炒作民生话题,扰乱社会秩序。4月,涉民生领域谣言多发,个别不法分子针对群众关心的社保、教育、医疗、就业等话题散布误导性信息。诈骗分子假冒人社部门,编造“社保账号状态异常,需速办登记认证”的话术,诱导老年人填写个人信息,伺机实施钓鱼诈骗。“2025年佛山全面取消入学限制”一文,对佛山教育招生政策进行“断章取义”式解读,用“无社保、无房产可入户入学”博取关注,误导公众认知。“上海一患者被AI误诊重症肺炎险丧命”的假消息,虚构“AI医生独立诊疗”场景,渲染AI技术应用风险,拉低民众对医疗服务信任度。所谓“外卖平台禁止45岁以上的骑手接单”不实信息,属于旧谣新传,造谣者以炒作骑手“年龄焦虑”博取眼球,煽动负面情绪。

  伪造公共政策,误导公众认知。4月,个别不法分子假冒官方名义,伪造散布各类公共政策。如“粤港澳两地牌全面取消”,故意曲解政策优化措施,将“取消关联核查纳税、延长指标有效期”等便利化调整篡改为“全面取消”。还有不法分子利用企业修复信用的迫切心理,通过编造“内部操作”的话术,散布“企业信用修复需付费”的虚假政策。此类谣言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或诱导付费、或挑拨矛盾,严重消耗公共资源。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