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进入活跃期!4岁女童被叮咬后死亡!遇到它千万警惕......

  部分人群对蜂毒过敏,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出现血压下降、喉头水肿等症状,若未及时抢救,可能危及生命。

  与蜜蜂“狭路相逢”

  该怎么做?

  01 如遇蜜蜂攻击怎么办?

  如遇蜂类攻击,切勿顺风逃跑或扑打,应立即原地趴下,用衣物及随身物品遮挡头、颈、四肢等裸露部位。

  02 被蜂类蜇伤后如何处置?

  挑除毒刺

  如毒刺留在体内,不要盲目拔掉带毒囊的毒刺,可用针将刺挑出,避免用手抓挠,防止毒囊破裂释放更多毒素。

  清洗伤口

  清洗伤口并冷敷以减轻疼痛和肿胀。针对不同蜂类毒液特性,清洗剂有所不同:

  蜜蜂(酸性毒液):使用肥皂水或5%碳酸氢钠溶液。

  胡蜂(碱性毒液):使用食醋或柠檬汁。

  清洗后用包裹毛巾的冰袋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小时一次。

  及时就医

  蜇伤后应密切观察半小时左右,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喘息、头痛、呕吐、心悸、胸闷、四肢无力、手脚冰凉、血尿等症状,请立刻就医。

  预防蜇伤

  记住三个“不”

  1.不招惹❌

  避免拍打蜂类,静止不动或缓慢绕行是最佳选择。

  2.不吸引❌

  户外活动避免使用香水、穿鲜艳衣物,用餐后及时处理食物残渣。

  3.不冒险❌

  发现蜂巢勿自行处理,应拨打119求助或联系专业人员清除。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当下正值蜂类活跃期

  户外活动请多加留意

  若发现蜜蜂在家筑巢

  切勿惊慌

  不要主动攻击蜂群

  应及时联系专业人士处理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