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账号成起号新套路 多手段绕过“AI打标”背后有哪些隐患?
2025-05-11 08:36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记者发现,如今不少AI虚拟人创作者为避免作品被平台限流,会在发布时主动标注内容由AI生成。但各平台也有一部分未主动标注的作品没有被系统识别出来。有从业者坦言,随着各平台监测升级,“不标注等于高风险”:
从业者:保证不被系统检测出就是没法保证,我们只是说通过自己的一些维度的东西去减少被系统评为AI作品。因为目前来讲人物视频动起来的话,就是它篇幅(幅度)不能太大了,一大的话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假如突然哪一天被系统识别出来,让你人脸识别,你识别不出来怎么办,你这号不是废了吗?
记者调查了解到,AI账号起号成功后大都会隐藏此前引流内容,改头换面成为带货账号;有的顺势打出“AI起号实战”噱头,将自身包装成“成功案例”售卖起号课程;还有一部分账号被明码标价进行售卖。
实际上,在AI的加持下,起号的成本和门槛被降低,大量此类账号进入了账号交易市场。某账号交易网站客服告诉记者,他们网站有不少可供选择的AI起号账号,价格相对于其他类型账号更加便宜。
实际上,多数社交平台明确禁止账号转卖。以记者在网站上咨询的抖音账号为例,抖音平台在其服务协议和相关规则中就规定,抖音账号仅限本人使用,禁止以任何形式赠予、借用、出租、转让、售卖或以其他方式许可他人使用该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