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茶缸竟是国家一级文物,从喝水到防毒,它见证了抗日战士的战场智慧
2025-05-12 07:40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11月13日,天刚亮,岱崮周围就出现了日军军旗。日寇、汉奸的大队人马,分多路涌向南北岱崮,著名的南北岱崮保卫战就此打响。
八连五班的战士先在离岱崮不远的芦崮伏击了进犯之敌,然后按作战计划撤到南岱崮。这时,大批日伪军如同一群饿狼向南北岱崮扑来。
南北岱崮四周是刀削一样陡直的悬崖,悬崖上面便是崮顶,下面是光秃秃的斜坡,易守难攻。南崮南门,有一条顺着石壁缝凿出来的能上下人的石阶小道,是唯一可以攀登崮顶的路径。
由于南北岱崮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早在战前,岱崮的党政干部就带领民兵、群众与八连指战员一起挖战壕、修地堡、筑工事,储备粮食、水、弹药等战备物资,为守崮战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战斗打响的第一天,敌人攻击的重点选在北崮。从地形上看,北崮低于南崮,容易攻击。当日军离北崮顶还有100多米时,我军一声令下:“打!”顿时,崮上枪声大作,子弹像雨点般倾泻。与此同时,南崮也传来激烈的枪声。日军还没来得及还击,就退下山去。日军的一个机枪组,企图到南崮西北方向的一个小山上实施火力掩护,刚爬到山顶,就踩上了八连预先埋设的地雷。
战士们在阵地上开了第一次战斗部署会,一致的决心是——只要有人,请来送死!
战斗连续进行了两天,敌人始终被阻挡在山下,不能向岱崮靠近一步。敌人发现北崮防守严密,就改变战术,对北崮围而不打,把主要力量转向南崮,进行重点攻击。日军先是飞机滥炸,后是排炮乱轰,接着是步兵进攻。但在我军英勇顽强的战士面前,他们能得到的是死伤、溃败和枪弹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