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是起步区的厚积薄发
2025-05-12 14:15 海报新闻

在市场环境方面,起步区实施企业开办微改革,推行“集群注册”登记模式,发放托管牌照2张,147家集群注册登记企业入驻产业园区;争取外资企业登记授权,实现外资企业设立、变更等事项“一站式”办理。
在开放环境方面,起步区制定《起步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发布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产业机会清单,促进产业精准对接。在社会环境方面,厚植招才引智沃土。在法治环境方面,推行柔性执法。
如今的起步区,营商环境正化作滋养企业成长的沃土。让每一家扎根于此的企业都能轻装上阵,在这片充满机遇的热土上,释放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基建持续发力,发展根基稳固
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石,起步区在这方面持续加大投入。交通设施建设不断提速,规划21处跨黄桥隧,已通车“10桥1隧”,累计开工黄河大道等市政道路292公里,轨道交通7号线率先跨过黄河,内通外联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成形。加强了与周边区域的联系,降低了物流成本,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一期、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山大二院北院区等一批优质公服配套设施陆续启用。黄河体育中心“一场两馆”加快建设,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全面开工,鹊华公园年内对外开放,现代化新城已经初具形态。完善的基础设施提升了起步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增强了对企业和人才的吸引力,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硬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