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山东莒县:“四月八神集山会”启幕 非遗传承展现文化魅力

2025-05-12 21:03   鲁网

  鲁网5月12日讯 5月5日(农历四月初八),具有600余年历史的莒县“四月八神集山会”在当地屋楼崮景区拉开帷幕。这项源于明初时期的民俗活动,融合历史传说、自然奇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六十年一轮回”的神秘传说和跨时空的文化叠层,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盛事。

  相传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御史赵麟于四月初八日目睹屋楼崮出现了海市奇观,当地村民盛传这是六十年一遇的“神集”。为繁荣当地经济、便于乡民交易,赵麟提议设立屋楼庙会,于每年四月初八前后,连赶三夜,凌晨开市,天明罢市。

  这一时间节点,恰恰与佛教浴佛节重合,民间便逐渐形成了“设香汤浴佛、摆酒宴祈福”的传统习俗。同时衍生出的“六十年一轮回”传说、“神集孩子一集能跑”的有趣说法,也折射出当地民众对文化传承的独特认知。

  近年来,当地通过“民俗+旅游+非遗”的创新模式,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带动周边餐饮、农副产品销售同比增长40%,有效推动当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本届“四月八神集山会”增设非遗工坊、手工艺体验区,吸引游客沉浸式参与黑陶制作、周姑子戏表演等,日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山会融入“登山祈福”“田园花海”等元素,游客们欣赏文艺演出、爬山登顶、赏民俗、品美食、看花木,形成“逛、赏、品、玩”多元体验。

  山会特设黑陶工艺品展销区,传承五千年的制陶技艺通过微型陶器(如小碌碡、燎壶)焕发新生,成为游客争购的文创符号。店子集街道还开发“屋楼崮田园综合体”,将山会与传统村落、生态农业结合,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增添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