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人工角膜、外骨骼机器人……山东加速助残科技成果转化
2025-05-13 11:43 大众新闻
发布会上,副校长(副院长)杨美红介绍,利用校(院)新一代信息技术学科领域的科研平台与人才优势,通过医、工结合的方式,融入人工智能技术,校(院)在下肢运动技能恢复领域,研发了外骨骼机器人,开发了轻量化、可穿戴的下肢智能康复辅助装置及配套APP,可以实时采集与分析运动与生理参数,帮助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残疾人朋友,实现运动的评估和训练两大功能,正在三甲医院临床测试。自主研发了主动式脑机接口下肢康复训练系统,正在山东省中医院康复科进行临床测试、干预与评价验证,目前处于产业化落地推进阶段,该产品能够实现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重建过程患者主动参与的需求。校(院)还建设了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山河”超算平台,为脑机接口、数字交互、智能康养等方面提供核心算力支撑;建设了健康食品资源挖掘与创制、人形机器人等省重点实验室,快速病理系统、智能外科、人机智能协同等工程研究中心,为科技助残的有组织科研打牢坚实底座。
“接下来,我们与省残联合作共同打造省级助残科技创新研究平台,建设‘山东省助残产品研发实验室’,聚焦残疾人迫切需求,重点开展失能、失智等类别残疾人智能化、智慧化助残装备与技术研究,支持地方科技助残产业园区建设,为培育助残领域新质生产力贡献校(院)力量。”杨美红说。
(大众新闻记者 刘一颖 实习生 杨璇)
责编:杨童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