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轻量化辅具解锁行走自由,山东拓展场景应用让残疾人主动“掌控”生活
2025-05-13 15:58 大众新闻
比如,在助行与自主生活方面,通过科技助残,让残疾人由以前的“被动辅助”转为“主动掌控”。齐鲁工业大学研发的轻量化下肢智能康复辅助装置,将来可帮助脊髓损伤患者实现站立行走,不仅解决“站起来、走出去”的基础需求,还通过配套APP让残疾人自主调节训练模式,重获行动决策权,实现移动能力。在居家场景中,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环境控制系统等,可实现语音控制家电、自动识别障碍物等功能,让残疾人通过手势或语音指令完成开灯、做饭等日常操作,生活的自主性将得到大大提升。
再比如,在感知与交流障碍方面,通过科技助残,让残疾人由以前的“信息隔绝”转为“无障碍连接”。针对视障、听障群体,智能导盲设备使视力残疾人独立出行效率有效提升;智能辅听装置帮助听力残疾人在嘈杂环境中清晰捕捉语音,并搭配实时字幕生成系统,实现面对面交流无障碍。还有,刚才提到的脑机接口技术,山东的相关科技企业正在攻关主动式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可帮助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等重度肢体残疾人通过脑电信号操控电脑、发送信息,实现“脑机交互”。
还比如,在就业与社会参与方面,通过科技助残,让残疾人由以前的“受限融入”转为“平等共享”。科技助残不仅改善了生活细节,更降低了教育、就业等领域参与门槛。在职业技能培训中,针对不同残疾类型开发虚拟仿真课程,肢体残疾人可通过力反馈设备模拟工业机器人操作,视力残疾人可通过声音建模学习客服话术;在辅助就业中,通过“无障碍招聘系统”“云就业招聘会”,支持语音简历录入、远程AI面试等功能,提升残疾人就业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