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十二星座”手动上新 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

2025-05-14 21:20   央视新闻

  专家介绍,随着巨型星座组网成为全球航天发展趋势,传统的“地面发指令给卫星——卫星执行——传回地面”模式面临挑战,需要大量的星上自主决策和运行系统,这对太空计算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智能网联卫星能够实现在轨自主采集、分析、决策,将大幅提升卫星数据应用的质量、效率、空间。

  国星宇航执行副总裁 赵宏杰:基于强大的天基计算与互联互通,可以将传统卫星的数据采集到信息服务的周期,从月级周级或者天级的响应时间大幅缩短至秒级,通过红外、ADS-B等多种应用载荷搭载,能提供全球林火秒级监测感知,低空飞行器实时监测与定位。在科学探索方面,太空计算中心也可以扮演太空智能中枢的角色,广泛支持海量深空探测数据的实时在轨计算与处理,助力深空探测任务的计算需求与任务规划的动态优化。

  除计算与互联能力外,首发星座卫星还配置了对地遥感载荷,以及广西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制的宇宙X射线偏振探测器。

  团队负责人介绍,他们正携手全球首批54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发起“星算”计划,共同构建由2800颗计算卫星组成的天基智能计算基础设施,未来将深化与全球合作伙伴的协同合作,共建开放、共享的太空计算生态。

  (央视新闻)

  

责编:马婉莹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