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心童夺冠,一台难求?
2025-05-16 21:36 中国新闻周刊
“我个人很爱看斯诺克比赛转播,但自己打球喜欢打中八,斯诺克只是偶尔打一打。”在宋冬看来,自己就是广大台球爱好者的典型消费“画像”。“毕竟,中式台球上手门槛较低,娱乐性较高,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而斯诺克专业竞技性太高,台球桌面大,球又相对较小,普通爱好者连续打进3颗球都很困难,因此市场体量很难说有多大。”
除宋冬之外,另有多家台球厅经营者也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出于房租和运营成本考量,在有限的营业面积中,尽量去布置单位面积更小的中式台球桌肯定是促进提升“翻台率”和“坪效”的普遍选择。仅因为赵心童夺冠,就将消费者更喜爱的中式台球变更为斯诺克,从经营角度看并不理性。
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真正让斯诺克业界兴奋的,是国内高水平斯诺克赛事继前些年“停摆”后持续数量增多,热度回暖,赵心童夺冠后吸引的关注度让行业增加了不少潜在机会。
根据世界台联公布的赛历,2025—2026赛季,中国获得六站斯诺克巡回赛赛事(上海、武汉、西安、南京、香港、玉山)主办权,仅次于英国的九站。这意味着,中国斯诺克爱好者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在“家门口”看到顶级赛事。
世界职业台球和斯诺克协会(WPBSA)主席杰森·弗格森曾公开表示:“目前斯诺克赛事在中国运营的规模已达到英国本土的50%,上海大师赛、中国公开赛等赛事全球收视率屡创新高。赵心童登顶世锦赛形成了巨大的榜样效应,如同姚明之于篮球、李娜之于网球,推动斯诺克从小众精英运动走向大众参与型体育。”
不仅如此,来自欧美,尤其是英国斯诺克顶级选手,近年来持续活跃在中国,已呈“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