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际博物馆日济南主会场活动暨“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泉・城历史文化特展” 启动 从博物馆日看济南如何让历史活成“顶流”
2025-05-19 17:34 海报新闻
如果说博物馆日是年度“会考”,那么近年来济南博物馆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则是一场持续的“逆袭”。96座文化灯塔点亮城市:全市已形成“金字塔型”博物馆矩阵:截至2025年,全市登记备案博物馆已达96家,其中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17家,市博物馆新馆在鹊华生态区夯实根基,以“涌泉石”为设计语言的建筑体即将成为黄河流域文明地标;大辛庄遗址博物馆、齐长城博物馆等特色场馆陆续筹备开放,让考古现场变身“沉浸式课堂”。从传统文物到现代科技,从济水之南的历史回响到黄河岸边的未来之光,每座博物馆都是泉城文化的独特注脚。
文物保护的“济南解法”:济南的文物保护正在创造奇迹!通过“文物医生”的妙手回春,济南市刘家庄遗址出土青铜器修复项目等多个案例荣获全省示范奖。每年实施一批可移动文物本体保护修复及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数字化保护项目,从青铜器的鎏金重光到书画的色彩重生,从数字化保护的3D建模到预防性保护的智能温控,济南正用科技守护文明的温度。
社教服务的“王炸组合”:年均300场主题展览、千余场社教活动,让博物馆成为市民的“文化客厅”。今年“五一”,济南市博物馆“五大展览+六大活动” 狂揽2万打卡人次,“文物集合AR旋转冰箱贴”冲上社交平台热搜,博物文创中心文创销售额暴涨580%,开创“把文物带回家”新潮流。到了夜晚,“博物馆奇妙夜”接棒登场,大明湖畔的“ 明・明德”夜展搭配古法香道体验,让文化惠民突破“ 时间结界”,入选全省延时开放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