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灼言|去博物馆,看的是什么?

2025-05-19 18:37   闪电新闻

  在这种“情感共振”中,公众对博物馆的关注度与参与度得到了显著提升,更多人走进博物馆的大门,去探寻更多关于文物背后的故事,去领会它所蕴含的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在现代生活的“快”与古老文物的“慢”中,寻找一种治愈的力量。

  从“打卡”到“沉浸”:博物馆里的“深度体验”。

  为满足观众的新需求,山东博物馆积极探索跨界合作、科技赋能、资源联动等创新路径,与科技企业联合打造“山东博物馆系列数字化沉浸展项目”。去年,山东博物馆跻身15家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行列;今年,在全国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工作中获得优秀等次。

  山东“文博热”的密码,不仅在于打破“玻璃柜+讲解牌”的传统模式,还在于展示一个区域的文化厚度。

  比如,近年来,山东持续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以青岛、淄博、潍坊、济宁四座城市为试点,生动诠释山东“一市一品牌、一城一气象”的实践成果,推动博物馆建设与城市建设相融合,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时,省级博物馆与地方博物馆协同发力。截至目前,全省免费开放博物馆774家,占博物馆总数的92.3%,我省博物馆工作重心已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全省218家中小博物馆从藏品管理、陈列展览等12个方面完成提升,全省博物馆“一县一馆”工程也在基层扎实推进。

  融互动体验、沉浸参与于一身,让游客从“打卡”到“深度体验”,以文化厚度,涵养精神高度。

  从“古典”到“未来”:博物馆里的“非遗活化”。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