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跟随商代文明大展,发现不一样的山东

2025-05-20 06:41   大众新闻

  5月19日开始,“看·见殷商”展览正式对公众开放。这次聚集来自全国28家考古文博单位的珍贵文物藏品338件(套),涉及甲骨、青铜器、陶器、玉器等,其中一级加重点文物超50件(套)。

  从内容看,展览分为“有册有典”“青铜高峰”“居中衍大”“式范后世”四个部分,由商王世系入手,进而展示殷商时期的生产、生活、社会组织与精神生活,最后展示殷商时期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展览的“居中衍大”部分,专设“东向”篇章,介绍了海岱地区的商代文明考古成果,从而向公众展示了山东在商代文明版图中的独特地位。

铜斗,商,长20.5厘米,斗口径2.5厘米。山东博物馆藏

  山东是孔子的故乡,孔子生活的周代是山东历史上的辉煌期,当时主要的诸侯国是齐国和鲁国,因此现在的山东又称为“齐鲁之邦”。山东博物馆典藏部刘安鲁表示,齐鲁创造的辉煌光耀千秋,但这个辉煌不是第一个,因为在更早的商代甚至史前时期,山东的先民就繁衍生活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最早点燃了文明之火。

  这一点,从“看·见殷商”展览可以有直观感受。记者在现场看到,山东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州市博物馆参与了展览协办,并精心准备了来自青州苏埠屯遗址、济南长清小屯遗址的多件商代文物,包括亚醜钺、铜策柄、铜斗、青铜戈、铜刀、弓形器等。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