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评|齐鲁新实践:山东文明旅游的“诗与远方”
2025-05-20 16:32 海报新闻
文化传承:非遗焕新打造沉浸体验。文明旅游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创新。邹城的“火虎舞”非遗表演,表演者身披3000根火捻子的虎衣,在火光闪烁、光影交织中演绎千年传说。德州乐陵影视城以“文娱+旅游”模式复刻唐风街景,游客身着古装沉浸式体验美食和音乐所带来的欢愉,仅2025年春节假期收入就超9000万元。孟庙孟府的古柏碑刻、上九山古村的石屋街巷,则通过保护性开发,让游客在触摸历史中感悟儒家“守先待后”的精神。
服务赋能:智慧服务升级惠民体验。山东以精细化服务提升旅游体验,破解“堵点”的同时传递文明温度。青岛国际邮轮母港推行入境游客“1小时通关”,2025年预计接待邮轮超40个航次,一季度入境游客增长80.9%。济宁与泰安开通“VIP旅游直通车”,串联三孔、泰山等景区,实现“一票通达、自由游览”,既减少自驾拥堵,又促进区域文旅协同。济南市图书馆的“夜读空间”延长开放至午夜,让旅途中的游客也能享受书香,成为城市文明的“暖光”。
政策护航:利民消费引领文明新风。近年来,山东持续以政策引领推动文明旅游高质量发展。2025年“新春大礼包”创新实施亿元文旅消费券发放与国有景区首道门票减免政策,双重优惠大大降低游客出行成本。冬春文化惠民季组织700余场活动,将民俗表演、非遗展览等融入景区,让游客在参与中感知文明。“引客入鲁”计划开通国际航线,推动“好客山东”与国际标准接轨,让文明旅游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