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财经丨药店的“蛋糕”被谁分走了? 线上线下博弈中的医药零售变局
2025-05-21 17:14 海报新闻
扩张路径的分野:成本逻辑与效率革命
传统药店与医药电商的扩张本质上是两种商业逻辑的碰撞。线下连锁以“跑马圈地”为主导,通过自建、并购、加盟三措并举扩大规模。例如大参林2024年净增门店2479家,门店数量同比增长 17.61%,总数达16,553家(含加盟店6,050家),但这一过程伴随高昂的租金、人力成本及新店培育期的亏损。与之相对,电商巨头以技术驱动效率提升:阿里健康通过数字化升级降低履约成本,2024财年履约费用同比减少17%;京东健康则依托物流网络与供应链优势,实现“仓配一体化”的成本优化。
这种差异在市场反响上尤为明显。线下药店数量在2024年首次出现季度环比下降,而电商平台的用户规模持续扩张。阿里健康天猫健康平台活跃用户数提升;京东健康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过去12个月的年度活跃用户数量超1.83亿,形成强大的流量护城河。更关键的是,电商的扩张边际成本递减,而线下门店的边际成本递增,这种结构性差异决定了两者在规模效应上的悬殊。
未来战场:从“渠道争夺”到“生态构建”
当竞争从单一的药品销售延伸至全链条健康服务,医药零售的终局正在浮现。
阿里健康与京东健康通过互联网医院、AI辅助诊疗等布局,构建“医+药+健+险”的生态闭环,试图将用户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而传统药店则加速数字化转型:大参林上线AI客服“小参”,健之佳线上渠道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至27.85%,试图通过线上线下融合重获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