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合作社 盐碱地变身“聚宝盆”——河涯村十年蝶变实现产业兴村群众富
2025-05-22 18:35 大众网
建蔬菜大棚,需要用水,因当地水咸,无法保证水源。李妹书就想到了引用黄河水,但是引水需要占用大家的地,群众地上还都种上了树,想要引水,必须砍树,李妹书想千方设百计,动员村委会领导班子,砍树疏通河道。因牵扯到大家的利益,所以一连几天工作都没有进展,李妹书就挨家挨户做工作,最后就先砍倒了李妹书家的几亩树,又把紧挨着的堂叔、大爷家的树也都砍掉了,大家这才同意砍掉自己家的树木,就这样开挖沟渠2000多米,使全村1000多亩碱地用上了黄河水。后来又多方奔走,打了31眼机井,为发展大棚蔬菜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建大棚又遇到了一个“拦路虎”,资金难。李妹书拿出自己家的钱作为群众建大棚的垫付资金,但这些钱远远不够。以前河涯村,村风不好,信用社和银行不敢发放贷款。李妹书就一趟趟地跑镇里、跑县里,用自己的全部家当为村民做担保,信贷员都很纳闷:“村民贷款你担保,还不上的本息你补上,你究竟图个啥”。但是李妹书觉得自己是社员选出来的理事长,跑跑腿、搭些钱没啥。就这样,几年下来,河涯村累积贷款达到5000多万元,没有出现一笔逾期贷款,被农业银行、农商行评为“信用村”。
为了把合作社做大做强,李妹书鼓励党员带头学、带头干,成为技术能手,向社员提供生产管理技术指导、瓜菜销售、质量检测等服务。通过支部共建和产业联盟的方式,带动周边村庄发展蔬菜种植,成立了福妹蔬菜产业化联合体,实行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供药、统一指导、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模式,促使产业联动、抱团发展。联建的周边村庄,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20万元,比联建前平均翻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