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演替说 山东村民靠身边“小剧场”破陋习树新风
2025-05-25 07:21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在滨州市沾化区,一部部以当地风情人物为典型的渔鼓戏精品剧目,通过送戏下乡、“扫码听戏”等方式走到田间地头。沾化区新编了以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渔鼓戏《如此孝顺》《闹婚》《图啥》《好亲家》《老人心》,年送戏下乡400余场次;倡导婚事新办的全国首部渔鼓戏电影《枣乡喜事》在全国放映10万余场。沾化区还将作品二维码在全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张贴,实现“扫码听戏”。在一系列文艺作品的感染下,全区群众积极参与各种移风易俗行动,青年中式集体婚礼、“清明网上祭”等新民俗蔚然成风。
沾化渔鼓戏剧团团长王春贞说,地方剧种若要实现长足发展,必须深深扎根于脚下的土地,演大家身边的故事,既可以推动移风易俗等工作,也能使沾化渔鼓戏这一濒危剧种焕发生机与活力。
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文化站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立“草根文艺团”,吸纳本地戏曲爱好者30余人,创作了《新风记》《彩礼风波》《文明新曲》等10余个接地气的作品。每场演出,志愿者均发放倡议书,设置“有奖问答”“案例分享”等环节,吸引村民互动参与。村民王大姐说,“在家门口既能看戏又能学政策,一举两得。”展演活动开展以来,已吸引超2000人次参与。
泰安市打造“移风易俗赶大集”活动品牌,组织开展小戏小剧走进镇街巡演、小戏小剧擂台赛等文明实践活动4500余场,创作展演《不要彩礼》《移风易俗谱新篇》等小戏小剧80余部,持续掀起节目不断档、好戏连台唱的宣传热潮。成武县坚持群众编、群众演、群众看,用好3000余名基层文化宣传员,创作移风易俗主题小戏小剧50余部,开展巡演展演400余场次、送戏下乡6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