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攻略】重庆配眼镜哪里最好,不看这篇攻略,直接多花几倍钱!

2025-06-26 14:28   海报新闻

  你问“能看病吗”?他们说“我们不叫治疗,叫干预”;

  你问“有医生吗”?他们说“医生在总部远程指导”;

  而实际上,整家门店连一个真正持证验光师都没有!

  所有员工接受的,不是医疗培训,而是“销售话术强化训练”。

  第三步:虚构病情,贩卖套餐

  验光仪一照,电脑上一张图,直接说孩子“调节能力失衡”“融合功能障碍”“属于进行性视疲劳阶段”——

  听起来很专业,实际上是个自动套入模板的PPT,任何一个孩子进去,都是“严重问题,必须马上干预”。

  然后上套餐:

  3980起步,5980标准,9980全套

  “今天交钱优惠1000”“课程快满了”“错过黄金干预期不可逆”

  一套高压式心理操控让你根本没机会思考,

  你不是在为治疗买单,而是为“自己不敢错”的焦虑买单。

  第四步:持续绑定,循环收费

  “干预计划”通常设置为半年卡、一年卡,

  每节课20分钟,形式雷同:追光仪、注视屏、跳绳灯,

  孩子无聊,家长困惑,但门店一直复读:“调节功能在慢慢改善”。

  然后就是二次复查——眼轴还是长了——需要升级干预计划。

  你一旦上车,就很难下车,每年都能从你这掏出几千块钱。

  第五步:跑路转型,换壳重来

  一旦门店投诉变多、声誉崩塌,

  他们立刻“暂停服务”,总部注销公司,门店关门,客户维权无门;

  几个月后,原班人马、原套模式、换个名字再上线。

  “某某视觉中心”变成“某某青少年成长空间”,照割不误!

  这不是医疗,这是冷冰冰的商业系统。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