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日照丨刺破直播弹幕“泡沫”,让真实声音穿透虚假狂欢
2025-06-30 08:57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党群工作部
任佳佳
“‘7天暴瘦10斤’‘喝酒夜宵也能瘦’”“产后顽固体质,拍了6单”……近日,北京一公司雇人在直播间发弹幕宣传产品减肥效果,被罚10万元。这是全国“职业弹幕人”虚假宣传首案。
直播弹幕本是活跃氛围的“催化剂”,真实的用户反馈能让主播与消费者实时互动,构建良性购物场景。但当水军操控弹幕,虚假好评就成了蒙蔽消费者的“烟雾弹”。商家用“闭眼入不踩雷”“回购10次”等话术制造消费狂欢假象,让消费者冲动下单,收货后却发现产品货不对板,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径,不仅让消费者成了“冤大头”,更扰乱了市场竞争的一池春水。
当虚假弹幕如同野草疯长,仅靠行业自律已难遏制乱象。治理直播弹幕需要多方织密“监管网”。
法律之剑要高悬,斩断乱象根源。尽管《广告法》早已明令禁止虚假宣传,但面对“职业弹幕人”这类游走法律边缘的灰色产业,现有法规的“牙齿”仍需磨得更锋利。监管部门应细化法律条文,明确平台、商家、水军各自的法律责任,建立“吹哨人”制度,鼓励内部举报。可以借鉴刷单炒信案件,对涉案企业开出百万级罚单,形成“罚到疼、罚到怕”的震慑效应。网络绝非法外之地,警方提醒,“职业弹幕人”不是简单当“托儿”,情节严重的还要承担民事、刑事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