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花岛亮相第3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短剧创作要有价值思维
2025-06-30 14:26 海报新闻
“我们不是在父母缔结婚姻的那一刻,就自动拥有了亲情,是漫长岁月里日复一日的真心,让我们成为比血缘还要牢固的家人。”一帆的旁白,为这段感情进行更深的主题升华。
最近爆火的《十八岁太奶奶》中最打动人心的,是妈妈容遇和儿子纪舜英重逢的一幕。阔别70年的母子再次相认,容遇泪流满面,抚摸着儿子满是皱纹的脸颊,激动又心疼地说道:妈妈走那么早,英宝一定很孤独吧?纪舜英的眼泪唰地出来:姆妈!
这段剧情,让很多观众都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变换的时空里,不变的是“家”和“亲情”。
3、摆脱长短之争,短剧市场稳步上升
短剧是一种全新的内容格式,随着作品的增加,观众群的扩大,影响力也在不断地增加。各大电影、电视节上,关于短剧的论坛和奖项也在不断增加。
继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嘉年华首届微短剧生态大会成功举行后,今年的上海电视节上,关于短剧的讨论也不断增多。长剧和短剧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已成大势。
6月24日,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电视论坛“中国电视剧精品创作”上,导演汪俊分享了他对“精品剧生命力”的理解与实践时,谈到了长短剧之争等热门话题,汪俊指出,“现在更是长剧和短剧携手共进的时代”。他以短剧《家里家外》为例,说“我之前对微短剧是排斥的,几乎看不了几分钟,我就会关了。但是《家里家外》,它是吸取长剧一些制作手法,这是一个相互包容和相互取长补短的阶段,而不是相互排斥,你争我夺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