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日照丨以指尖微光,点亮网络文明的星河
2025-06-24 14:55 国家税务总局日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
马金磊
近日,北大助理教授韦东奕在食堂就餐时遭多人“贴脸拍摄”的视频引发公愤。此类以侵扰他人为代价的博流量行为,折射出网络空间文明底线的失守。当猎奇镜头取代尊重,当窥私狂欢淹没边界,我们每个人的指尖之下,都牵连着一片亟待守护的精神家园。
网络空间的浊流,根源常在个体行为的失范。有人沉迷“围观”名人日常,举着手机如影随形;有人为求关注不惜造假,炮制耸人听闻的谣言;更有人将戾气化作键盘,肆意宣泄攻击。这些行为看似是个人选择,实则如蚁穴般侵蚀着公共空间的堤坝。当“流量即正义”的扭曲逻辑蔓延,当“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滋生,虚拟世界便成了道德洼地。
网络空间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其文明程度直接关系到亿万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固然需要法律法规的完善、平台责任的压实、监管力度的加强,但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恰恰蕴藏在我们每一位普通网民的点滴行动之中。扭转风气,更需从每个屏幕前的“你与我”开始,成为网络文明的积极建设者。
提升媒介素养,是抵御浊流的第一道堤坝。每一次按下拍摄键、转发键前,不妨多一分审慎,此举是否逾越他人隐私边界?是否助长了虚假信息?当遇到“韦东奕式”的围观,我们能否放下猎奇心,选择默默离开?媒介素养的核心在于理解“边界”二字——镜头有距,言行有度,尊重他人的“不被打扰权”,恰是现代公民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