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日照丨擦亮双眼,警惕志愿填报骗局
2025-06-26 17:55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党群工作部
赵晓楠
随着高考成绩陆续公布,考生与家长近一月的忐忑终于告一段落,几家欢喜几家愁过后,志愿填报成了他们的头等大事。然而,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这一“商机”,利用考生与家长迷信权威、缺乏相关了解等弱点,利用“权威专家”“包录取”“掌握内部数据”等噱头进行精准诈骗。
从以前的传统电话、短信轰炸到现在利用技术制作出一比一复刻的假冒填报网站,不法分子的诈骗技术与水平经过了多轮的升级,呈现出专业化强、精准度高的特征,让人防不胜防。
例如冒充招生机构或高校老师,谎称可以破格录取,但需要缴纳保证金;或者自称掌握内部数据,可以做到“一分都不浪费”;还有的借着一对一辅导的名头收取高额咨询费……以上这些做法都是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态以及信息不对称的恐慌惯常使用的伎俩。高考志愿填报关乎着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甚至人生轨迹,想通过科学填报志愿让考入的大学再上一个档次也是人之常情,但在志愿填报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掉入骗子早就设好的陷阱,既损失钱财又耽误前程。
正规渠道获取信息,警惕“大包大揽”的过度承诺。考生和家长在分数查询与志愿填报时应认准官方网站,不随意点进不明链接,对非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注意甄别。市面上部分无证机构宣称的“AI精准推荐”“VIP志愿规划”,不仅数据出处存疑,收费还高达数千甚至上万元。另外,对一些宣称“包录取”“有内部指标补录”的不明身份人士也应保持警惕,这些大包大揽的承诺100%为诈骗行为,切勿偏听偏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