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观济宁丨当孔孟之乡遇上新质生产力 看济宁如何“智造未来”
2025-06-27 18:58 大众网
同时,济宁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开展“链式创新”,完善“企业技术、人才和平台需求清单”“高校院所优势学科技术成果清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推动研发投入、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三线并举。

这片政策土壤的丰沃,还体现在细致的滋养上。近年来,济宁着力落实好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创新支持政策,推动政策“应享尽享”,鼓励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同时,济宁发挥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等科技金融政策撬动作用,推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向科技创新。
黄金水道上的“聚链成群”
坐拥京杭运河黄金水道,济宁“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正转化为“聚链成群”的产业胜势。这里,上下游企业紧密协同,“集群发展”效应凸显。
运河的波光里,倒映着“数字赋能”的倒影,济宁正打造“数字运河”新标杆。聚焦内河多式联运数据要素应用,济宁会同融汇物产积极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建设,链接上下游企业,实现物流、港口贸易数据互联互通与协同。目前,平台已有600余家单位接入,发布1200余个产品,覆盖大宗商品交易、物流运输、环保监管和金融保理等领域。济宁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创新打造的龙拱港智慧化集装箱多式联运、内河数字化智慧航运项目,也都在依托运河构建高效物流网络,降低产业链协同成本,为“济宁制造”走向全球铺设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