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萌发孕育和价值启示
2025-07-02 10:54 人民日报
走市场化法治化发展道路。上世纪80年代,宁德造林大户苦于缺乏贷款抵押物,难以借助金融力量发展,守着“金饭碗”过“穷日子”。对此,习近平同志尊重市场规律,没有动用行政力量向银行下指令、搞摊派,而是创新提出以树苗和小树未来收益为抵押的“活立木贷款”设想。思路一出,满盘皆活。当年宁德全区“活立木”市场正式开放,为金融服务林业发展打开了方便之门,巧妙地“敲开银行门,盘活万重山”。同时,习近平同志注重法治,希望各级领导干部“努力学习金融知识,了解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针对世纪之交经济金融领域各类乱象,强调既要治标、又要治本,让“市场法规进一步健全,信用文化建设得到加强”。在金融产品日益复杂、金融模式快速迭代的今天,只有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才能让金融活力与秩序相得益彰、“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