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活力薛城”看企业|②“地狼”奔腾,“数智”赋能——解锁京东(枣庄)智慧物流港的10万单“流量密码”
2025-07-02 17:43 海报新闻
大众网记者 李可欣 枣庄报道
在枣庄市薛城区“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的战略布局下,一座总投资6.5亿元的京东智慧物流港正加速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引擎。从智能分拣线日均处理10万件快递,到冷链仓即将投用带动生鲜产业链,再到“家门口就业”的民生账本,这座智慧物流港如何以科技与集约化破解物流“小散乱”困局?又如何以五大服务渠道重构区域产业生态?记者走进“活力薛城”第二站,解码京东(枣庄)智慧物流港的辐射力与想象力。

在已投入运营的快递分拣仓内,四向穿梭车与智能分拣线昼夜运转,地狼机器人等智能化分拣设备穿梭在货架之间,中通、韵达等企业日均处理进出港件超10万件;8月底将竣工的多温层冷链仓,有望补齐鲁南生鲜物流短板。京东物流山东省总经理郭磊透露,园区通过智能化设备实现全流程履约服务,“仅物流成本一项,就能为本地企业降低20%以上”。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枢纽野心”——作为京东物流鲁南总部基地,这里向内串联枣庄六大产地分仓,向外接入京东全球仓网体系,未来商品流转效率将显著提升。“过去枣庄的服装、农产品出省要绕道其他物流仓储基地,现在可直接从这里发往全国甚至海外。”郭磊表示,“而且,我们不仅物流枢纽,更是产业孵化平台。”园区创新性地开发了仓储租赁、园区服务、供应链金融、物流配送和电商直播五大服务渠道。通过与京东生态资源的深度合作,已成功帮助20余家本地企业打开全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