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防汛的“德州关口”——直击潘庄引黄闸防汛备战
2025-07-03 21:50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朱学勇 李冉 刘宪卿 德州报道
七月初的鲁西北平原,热浪蒸腾。在齐河县马集镇潘庄村的黄河左岸,潘庄引黄闸巨大的闸门正全力吞吐着浑黄的河水。作为德州水利系统的“命脉”所在,这座7孔涵闸此刻正经历着一年中最紧张的时刻——2025年黄河调水调沙大幕已然拉开。
“调水调沙就是防汛的大考!”站在潘庄闸管所观测点,所长李建峰紧盯着闸下翻涌的水流,语气凝重而坚定。他指向实时更新的电子大屏介绍:“看,小浪底水库下泄的洪峰正向下游演进,预计7月2日前后最大流量将抵达我们这里。这是黄河进入德州的第一道关口,容不得半点闪失。”自6月23日调水调沙启动以来,这座设计引水流量达100立方米每秒的水闸已进入24小时“战斗状态”,李建峰和他的同事们也迎来了全年最忙碌的时段。
“忙中有序”的底气:科技筑牢防汛“耳目筋骨”
虽然“忙”是主旋律,但李建峰更强调“忙中有序”。“数据说话,科技支撑,让我们心里更有底。”他身后的电子大屏上,各处水位、流量、工程状态等信息一目了然。这背后,是德州黄河河务局近年来大力提升的“科技治河”硬实力。
“防汛,拼的就是预警早、反应快、处置准!”德州黄河河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恩向记者介绍,德州已在山东黄河系统内率先全面建成了立体化监测预警体系。各基层段所配备高清大屏,全局拥有12架无人机、211处高清视频监控点,如同为黄河装上了“千里眼”;部署的根石监测预警系统、冰凌监测分析系统,则像敏锐的“神经末梢”,实时感知着工程基础的细微变化;197处高亮度照明设备,则确保夜间巡查“无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