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5年!山东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将基本形成
2025-07-07 06:59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推进主流化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手段,完善生物多样性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建立长效机制都是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关键行动。我省目前已出台30余项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有力推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行动计划》着眼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系统性、长期性,将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列为4个优先领域之一,从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完善治理体制机制、强化规划计划、开展宣传教育、推动企业参与和全民参与等方面,着力建立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长效机制。
生物多样性丧失已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可能会危及粮食安全、供水和生计等。《行动计划》从生态空间保护、生态系统修复、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可持续利用、生物安全管理、环境质量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提出任务措施,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提升,助力我省积极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挑战。
可持续利用与惠益分享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能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正向激励。聚焦这一领域,《行动计划》部署开展加强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升农林牧渔可持续管理水平、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推进生物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等一系列行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可能路径,助力我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