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科创,济南也是个“老师儿”
2025-07-09 14:48 大众网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根基,提供必要的水分、养分和空气,但反过来,作物也起到了固定土壤、防止侵蚀,并通过分泌物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微生物活动以增强土壤肥力的作用。“双向奔赴”才能维持生态平衡的健康稳定。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亦是如此,两者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科技创新需要有专业、熟练的人才来支撑,而人才培养也需要有科技创新的支持,只有立足科研实践,通过“干中学”“学中创”,把优秀人才放在真实一线场景中,才能实现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相互融合。

走出自己的路才能掌握“话语权”
别人走过的路或许好走些,但只有敢于开拓自己的路,才能绕过旧有创新壁垒、跳出“卡脖子”困境,在新的赛道上与先行者赛跑。
未来,济南将围绕三个方面,走出独属于济南的创新驱动发展的高速轨道。
求实。构建“研发-中试-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年内建成5个中试示范基地,培育4家省级技术转移机构。实施30项重点科技项目,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基础研究-产业孵化”良性循环。
融合。聚焦激光、量子、AI、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推进三大省实验室建设,确保研发投入强度达3%。突破集成电路等“卡脖子”技术,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未来产业。
担当。以科技大市场为枢纽融入黄河战略,转化5G/AI技术优势,通过“四链融合”推动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迈向千亿规模,赋能强省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