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尼山论坛举办高端对话,共探文明交流互鉴

2025-07-10 06:51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孔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牛喜平进一步指出,中华文明之所以具有显而易见的包容性与互助性,源于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所形成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国很多典籍都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方式,追求万物和谐的理念,以人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基础,以及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这都是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具体体现。“比如,《中庸》里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周易》里说‘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牛喜平表示,这都体现出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气度。

  “之所以谈论文明的包容与互助,恰恰因为它是和平的前提。”在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孔德立看来,中华文明本身蕴含的包容性,根植于中华农耕文化延绵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而中华文化目前在世界上所展现的自信姿态,也源于“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文化接纳性。“只有包容与互助,才能使人类社会永续发展。”

  法国拉罗谢尔大学教授白志敏以其在大学任教的观察和体验,从法国年轻人的视角出发,阐述提升文明交流的必要性。白志敏表示,不仅学生们对中国文化兴趣浓厚,法国的出版社也有极大意愿出版孔子著作的通俗译本。中国历史和文化,越来越受到海外年轻人的青睐。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宫小昀)

  

责编:马婉莹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