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感知日照丨莫让虚假好评“刷”走消费者信任

  马金磊

  当消费者在小红书记录某防晒喷雾“油腻假白”的差评莫名消失,当大众点评上“未到店探店笔记”轻松获得报酬,当淘宝店家转账佣金引导刷单好评,这一条虚假评价的灰色产业链,正以“S蛋”“鱼塘”等暗语为掩护,悄然蛀蚀着互联网信任的基石。虚假好评泛滥不仅扭曲市场信号,更在无声中瓦解着数字经济中最宝贵的资产——那一份来自消费者的信任。

  虚假好评的产业链条环环相扣,危害深远。这不仅扭曲了真实的消费反馈,更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诚信经营的商家在虚假流量围剿中黯然退场,而投机者却靠“刷”出的繁荣收割市场红利。长此以往,消费者决策失准、权益受损,市场公平与活力也将荡然无存。破解当前刷单困局,不能止步于道德谴责,更需构建多方协同的“真实评价生态圈”。

  消费者当练就“火眼金睛”,拒当水军“炮灰”。面对海量评价,消费者需提升信息甄别能力。在日常网购中,我们要警惕“清一色”的完美好评,要重点关注带图、带视频、描述具体优缺点及使用场景的中长评;善用筛选工具,优先查看“最新评价”和“追评”,识别刷单后集中出现的“好评潮”;对网红探店笔记保持审慎,留意其是否标注“到店核验”,并交叉比对不同来源反馈。若遭遇“被删评”或发现明显水军痕迹,果断通过平台举报通道发声,用每一次点击与投诉推动环境净化。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