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辛看点丨“和而不同”照见“美美与共” 孔子箴言穿越时空仍具现实意义

2025-07-10 11:24   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仇晶 张大卫 辛振东 丛萍 济宁报道

  一场2000多年前的讨论,影响至今,这就是“和同之辨”。

  和,尊重差异,包容异见,在碰撞与交融中达成更高层次的和谐与共识;单一的“同”,最终会导向内在发展的停滞和外在的分崩离析。

  在礼崩乐坏、诸侯征伐不休的春秋乱世,孔子基于对时代弊病的深刻洞察,凝练出千古箴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寥寥十余字,奠定了中华文明对“多元共生”的哲学认知,“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更是贯穿中华文明发展脉络。

  孔子的学生有子继承了他的思想,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唐代魏征主张“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南宋朱熹强调“和而不同”是治世基石,反对君主专断;明末清初王夫之提出“和异以致同”,“公天下”需容纳多元声音;近代学者梁漱溟主张中西文明应“和而不同”,反对全盘西化。

  当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箴言,正是对“和而不同”的现代诠释。2025年7月,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以“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为主题,将“美”升华为文明共存的深层意蕴。

  今天,跟着《辛看点》一起,在尼山重温“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的人类文明智慧。

  

责编:宋 玉
审签:冯世娟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