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快自查!手机壳选不对等于“毒源”在手上 如有这些特征快扔掉

2025-07-11 08:46   国家应急广播

  当手机成为生活必需品,与之配套的产品安全也成为消费者“中招”的重灾区。

  不少人可能都体会过,刚买的手机壳有浓烈的塑料味,而当手机发热时,刺鼻的味道更明显。

  而这,很可能是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信号。

  廉价手机壳

  暗藏3大健康隐患

  手机壳为何成为“健康隐形杀手”?

  该行业准入门槛极低,仅需购买模具即可批量生产。许多小作坊为压缩成本,使用回收塑料、工业级染料,甚至违规添加廉价助剂。

  某从业者透露:“正规原料每吨上万元,掺入废塑料成本能降三分之二。”

  回收“垃圾”塑料

  部分商家可能会回收医疗废料、电子垃圾,简单处理后注塑成型,这样的手机壳往往携带塑化剂、多环芳烃、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塑化剂通常指邻苯二甲酸酯,可通过皮肤接触和呼吸等途径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可能导致:

  儿童发育异常,性早熟、生殖系统发育受损、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疾病风险增加,如哮喘、过敏症、重金属慢性中毒;

  成年男性精子质量下降,女性内分泌紊乱。

  多环芳烃中的某些成分具有强致癌性。

  多环芳烃的危害:多环芳烃易通过皮肤接触和呼吸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蓄积。长期接触会在人体内经代谢转化,引发基因突变,增加患癌风险

  使用廉价染色剂

  这样生产出来的手机壳重金属含量易超标。如铅含量超标,不仅对人体细胞有害,还可能破坏骨骼,引发肾衰竭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