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海报观察丨尼山之后,文明对话走向何处?

2025-07-11 12:04   海报新闻

  流光溢彩的灯光将阁楼亭台、水域花草一一照亮,“寻梦鲁源”夜游活动巧妙融合文化与科技,通过光影水秀、民俗表演、山东手造、特色美食等多元形式,充分展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之美。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可谓文化交融、弦歌不辍,彰显了文明传承创新的蓬勃生机。来自全球的“美美”交流互鉴探讨“美”、增进理解认同“美”。

  肯尼亚肯雅塔大学孔子学院肯方院长OWINYO SALOME NYAMBURA表示,孔子思想与非洲思想有相通之处,比如人道、仁爱、孝敬老人,因此非洲人更容易与儒家思想产生共鸣。

  今年是印度尼西亚和谐文化基金会会长黄愿字第五次参加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他表示,要把尼山的理念带到印尼。

  来自埃及的馨玥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学汉语是我人生的重要决定,能够跟随中国发展的脚步,实现自己的价值。”馨玥说。

  从单一议题到立体对话场

  回首过往,从2010年首届以“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为起点,每一届论坛都紧扣时代脉搏。从生态治理到公共卫生,再到人工智能等议题,不断拓展文明对话的边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的探讨为文明对话注入新内涵。

  金融中有哪些仁礼之道?水文化和全球现代化有什么关系呢?本届论坛首次设立世界文化遗产论坛、金融文化论坛、水文化论坛三个平行论坛。知名专家学者不仅受到人文精神的思想洗礼,也感受到全球文明在方方面面的强劲推动。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