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书院进行时 | 乡音讲透大道理!“邻里书屋”藏着乡村治理的热乎气
2025-07-11 14:37 文明淄川
夏日的淄博市淄川区将军路街道七里村,蝉鸣阵阵,但比蝉声更热烈的,是“邻里书屋”里传来的阵阵掌声。村民曹爱香坐在乡亲们中间,摇着蒲扇,用“唠家常”的方式讲述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10多位村民自带马扎板凳,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鼓掌,这是“邻里书屋”理论宣讲的寻常一幕。今年以来,淄川区在文化书院建设中,不断拓展阵地的覆盖面,打造以村居文化书院为圆心,以居民家庭的“邻里书屋”为支撑的文化书院矩阵,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村民家中。
“邻里书屋”理论宣讲“接地气”

在淄川区将军路街道七里村,“邻里书屋”正成为理论宣讲的“鲜活课堂”。为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一场别开生面的“邻里书屋”宣讲员聘任仪式热闹开场,村里把那些说话在理的老党员、办事公道的热心肠、孝顺老人的好媳妇都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最后推选出8位最受乡亲们认可的“明白人”。“邻里书屋”宣讲员们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用沾着泥土气息的乡音,将“高大上”的政策理论转化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家常话。他们或围坐在木质长桌旁,或坐在柔软的沙发上,把惠民政策融入秋收春种的经验分享,将乡村振兴理念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依托这一特色阵地,七里村已累计开展宣讲活动200余场,惠及群众3200余人次。从田间地头到书屋角落,宣讲员们用接地气的方式,真正实现了送“讲”上门、送“理”入心,让党的声音在乡土间生根发芽。
打造书屋门口的议事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