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卢志强 实习生 刘栩洁 滨州报道
农村劳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更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从劳动力到技术工人,中间还有知识、技术等“附加值”。如何把村里的“劳动力”转变为“技术工”,帮助他们稳岗就业增收?
7月10日,在秦皇台乡中心学校大会议室,一大早就有许多村民赶来,他们都是为参加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而来。

“这几年,没技术打工可真难呀!企业招工都需要证书,我早就想学,一直没有合适机会,现在乡政府组织培训,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技术,真好!”今年48岁的张卫国是秦皇台乡利民新村村民,以前,在外干活都是“打游击”,工资议价能力差。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秦皇台乡一直把村民提高村民就业技能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依托技能培训创造就业条件,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服务领域。
“农村劳动力因技能低外出就业较难,我们通过技能培训,让村民掌握一技之长,在就业中增添了市场竞争力,更容易找到技术岗位。”秦皇台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赵国亮表示。
“这次培训不但省了学费,掌握了技术,而且以后出门找工作,更有底气了。”张卫国由衷地说。
“家门口”的技能培训,让更多村民有了新技能的“加持”,越来越多的村民凭借“一技之长”就业有“术”致富有“路”。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简单的技能培训会,更是一个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技能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