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于“新”:天桥工业的“智”变方程式
2025-07-15 11:30 海报新闻
大众网记者 赵港宁 济南报道
天桥区,这座镌刻着济南工业文明基因的古老城区,曾是清末民初风起云涌的实业救国浪潮中的弄潮儿。
1904年,济南自开商埠,天桥区成为山东近代工业发展的前沿之一。鲁丰纱厂等早期企业的出现,展现了当时民族工业的探索与实践。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营工厂,到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的兴起,再到如今“北制造、南研发”的产业布局调整,天桥区的工业形态不断演进,始终与城市发展紧密相连。

七月的骄阳似火,恰如这片热土上永不熄灭的工业激情。7月15日上午,天桥区召开工业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区域工业转型升级的最新进展。天桥区人民政府区长胡民安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围绕新型工业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话题展开交流,分享了天桥区作为老工业基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实践与规划。
产业根基深厚,“3+2”体系加速成型
天桥区作为济南最早开埠通商的区域之一和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工业底蕴深厚。目前全区共有工业单位18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1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38家、瞪羚企业70家。2024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8%,工业投资增长52.5%,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0.9%,主导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3.5%,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4.8%,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动能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