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鸣时评丨群众性文体活动:奏响城市发展与民生幸福的交响曲
2025-07-15 17:04 大众网
从城市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群众性文体活动开辟了崭新的发展路径。以潍坊V超为例,其60场的赛程构建起了“体育+”的发展模式。在赛事期间,商户展销与旅游体验和观赛有机结合,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16个县市区借助赛事这一平台,实现了风筝文化、非遗技艺等资源的共享,推动了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这些活动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城市发展的新大门,挖掘出城市自身的特色资源,将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多产业协同发展,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形象塑造带来了多重效益。这充分证明,群众性文体活动不仅仅是民众的娱乐活动,更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有力引擎。
然而,在这一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部分赛事出现的“跑偏”“变味”现象令人担忧。重金聘请“外援”冒名顶替参赛的行为,严重违背了群众性文体活动的本质。这种行为将原本属于民众的舞台变成了少数人争名逐利的工具,损害了普通参与者的积极性,也破坏了群众性文体活动的纯粹性。此外,一些基层组织开展的活动存在“官僚化”“指标化”“同质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活动失去了原本应有的活力和吸引力,变成了形式主义的产物,严重影响了活动质量和群众的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