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寻访山东抗战老兵⑧丨放牛娃邵性运参军后巧送情报:蚂蚱拍子里的信

2025-07-16 07:00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枣庄市山亭区桃山头村里,有一位特别的住户——95岁的抗战老兵、老党员邵性运。

  邵性运生于1929年10月。14岁那年,他已是徐庄镇半山湾村里给地主放牛队伍中的一员,身边有十三个同样年纪的伙伴。然而,平静的生活被日寇无情打碎。“那时候日本人一进村就烧杀抢掠。能抢走的都抢了,能点着火的都点了!”

  1944年3月,一个决定在邵性运和伙伴们心中萌生——去当兵,打鬼子!放牛的队伍里,十二个少年郎,怀揣着保家卫国的朴素信念,毅然选择了扛枪抗日的道路。老人清晰地记得:“白天不敢活动,晚上才敢出来赶路,去投奔八路军。”在沉沉夜色掩护下,他们像涓涓细流,汇入了八路军鲁南军区的洪流。

  入伍后,新兵面临着分配。人高马大、体格健壮的新兵被选去了前线。而那时的邵性运“又瘦又小”,被分到了后方。他和朋友们就此分开,被带到了更加隐蔽的山区,进入了鲁南军区后勤部。

  “后来领导看我年龄小身板瘦,让我回家,过两年再来。”这突如其来的“遣返”令,让邵性运心急如焚,“我不愿意,急得哭了。”几十年后的今天,老人讲述这段往事时,那份不被认可的焦虑似乎还在眼底闪动。

  峰回路转。他的哭声,引起了时任鲁南军区司令员张光中的注意。首长看着这个倔强哭泣的“小不点”,动了恻隐之心。“来当我的勤务兵!”司令员的一句话,改变了邵性运的命运轨迹。就这样,他来到部队首长身边工作。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