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更多企业“坐上”中欧班列
2025-07-16 15:54 新华社
灞河之滨,汽笛声声。每天,位于西安浐灞国际港的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忙碌不息,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中欧班列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
这支穿梭于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正加快形成重要对外开放通道,不仅重构了内陆地区的物流版图,更串联起一条涵盖智能制造、现代农业、高端设备的全球产业链,助推陕西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在吉利汽车西安制造基地的焊装车间内,机械臂精准舞动,焊接、涂胶等工序一气呵成,自动化水平令人啧啧赞叹。这座按照欧盟标准打造的智能制造标杆工厂,基于强大的数字平台和智能化设备,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黑灯生产,不同设备、机器人间自主协调运作、灵活响应,冲压、焊接、喷涂自动化率均达到100%,是全架构、全能源、全车系的超级智能“黑灯工厂”。
据了解,今年1至5月,西安吉利生产整车14.2万辆,实现产值157.73亿元,已带动21家零部件企业集群化发展,形成辐射陕西全省的汽车产业生态圈。厂区的地理优势与中欧班列的时效优势相结合,为吉利汽车提供了便捷的出口通道。
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的跨国产业链布局,也在中欧班列的助力下更加完善。依托中欧班列运行路线,爱菊集团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北哈州、新疆阿拉山口和西安建设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形成了“三位一体”闭环。
从2015年起,爱菊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国门,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办厂、建设种植基地,让哈萨克斯坦粮油等产品搭乘中欧班列走上中国消费者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