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观潮 | 辟谣要快,治谣要深
2025-07-16 18:17 海报新闻
现实中,一些地方已在探索对突发舆情快速响应机制。例如,山东省网信办构建省市县联动的辟谣工作体系,横向扩充省辟谣机制成员单位,纵向指导16市建立辟谣机制,将县级融媒体纳入辟谣机制建设。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要求平台对开通营利权限的账号以身份证件认证真实身份,发布涉公共政策信息时必须准确标注信息来源。建立“统一辟谣平台”“权威发布矩阵”,让信息“第一时间发得出、群众第一时间找得到”,是“补信任”比“补信息”更紧迫的治理思路。
当然,即便有了权威发布,辟谣仍要突破“理性冷感”的瓶颈。传统公告体语气生硬、内容枯燥,难以与标题党式谣言抗衡。山东多地政务新媒体通过短视频、图解、录屏复盘等形式将“冷辟谣”讲成“热真相”。济南市市中区开展“一阵三联三融”网络谣言治理,搭建“区-街道-社区-网格-楼道-家庭”六级联动体系,居民利用融媒体APP、社区电子屏、宣传栏、居民群、街道公众号、社区智慧化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讲台等渠道,把网络辟谣渠道延伸到居民家中。
更可喜的变化来自公众角色的转变。山东省消费者协会打造“消费领域谣言治理平台”小程序,设置“权威发布”“最新辟谣”“我要留言”三大核心板块,消费者可通过“我要留言”反馈谣言或咨询问题,实现“发现谣言迅速辟谣,及时遏制传播”的目标。天津市培训“西楼银发信息员”,发展老年网络志愿者,用方言土语向邻居解读网络套路谣言,并建立“谣言预警群”,实现2小时响应机制。网民参与举报,已经成为网络信息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