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和跑步,哪个更延寿,对血管更好?答案令人意外
2025-07-18 09:23 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相信大家都听过运动有利健康,那不同的运动形式有什么区别呢?究竟哪种运动方式对我们的心血管健康和整体寿命更有益?
今天,我们就以常见的走路和跑步为例,来讲讲它们的区别。
走路和跑步的基本原理
走路和跑步可以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有氧运动方式了,是我们从幼年就掌握的基本运动技能。但你是否曾想过,这两种运动方式在科学上有何异同?
走路是一种低冲击的有氧运动,它让我们的双脚轮流接触地面,支撑身体前行。在步行时,我们的动作相对平缓,每一步都伴随着身体的重心转移,但双脚始终交替着地,减少了对地面的冲击力。
与走路不同,跑步是一种相对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它涉及到双脚同时离地的“飞行阶段”。在跑步中,每一步落地都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因为身体的重量在瞬间由单脚支撑。
无论是走路还是跑步,我们都可以通过调整速度和坡度来控制运动的强度。例如,上坡步行可以在不增加冲击力的情况下提高运动强度,而平地快跑则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消耗更多的能量。
走路和跑步对健康的
影响有什么不同呢?
几乎所有类型的运动都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对心血管健康有显著好处,可以降低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以及冠状动脉心脏病(CHD)的风险。不过因为运动形式不同,走路和跑步对身体的影响也是有差异的。
研究发现,每增加 1 MET(代谢当量)的能耗,跑步与走路在降低糖尿病和 CHD 风险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走路在降低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风险上略高于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