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山东定陶玫瑰栽培系统扎根于沃土,绽放于蓝图,万亩玫瑰的芬芳何以历久弥新

2025-07-18 16:42   大众新闻客户端

  “中国·定陶玫瑰风情节”期间,游客在玫瑰园拍照打卡。(资料图)

  六月的风拂过鲁西南平原,菏泽市定陶区黄店镇的万亩玫瑰随风摇曳。此时虽已过玫瑰盛花季,但仍有许多深红、粉红的花朵点缀在成片的绿色植株里,空气中传来阵阵玫瑰甜香。这里是“中国玫瑰第一镇”,也是山东省首批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名录之一——山东定陶玫瑰栽培系统的核心种植区。从远古传说的朦胧起点,到明清时期的渐成规模,再到如今产业化发展的蓬勃态势,承载着千年农耕智慧的玫瑰,正以崭新姿态书写着乡村振兴的“芳香答卷”。

  从远古传说到产业根基

  定陶区与玫瑰结缘最早可追溯至4000年前。相传炎帝侍女陶女于陶丘(今定陶区内)亲种此花进献黄帝;春秋时期,范蠡携西施慕名至陶丘,将花名改为玫瑰;唐宋时期,定陶黄店玫瑰不断繁衍扩大,至明清时期渐成规模。据《定陶县志》记载,清朝时美籍波兰人包志理来华传教,从保加利亚引来数株玫瑰,赠送给定陶秀才李暮增红、白两种玫瑰。外来品种后来经不断移植、与本地品种杂交,培育出了花大、瓣厚、色艳、香气浓郁的“黄店大花玫瑰”品种。

  黄店镇朱庄村至今仍保存着清代同治年间的玫瑰园遗址,村里50年以上树龄的植株比比皆是。对年近六旬的花农朱允年来说,玫瑰承载着大半生的记忆。“小时候就跟着爹娘在地里忙活,那时候种玫瑰是为了糊口,哪能想到今天,这花儿真成了咱手里的‘金饭碗’!”朱允年种植玫瑰已有四十个春秋,从最初的鲜花售卖,到如今加工干花、花蕾等产品,他的玫瑰香飘全国各地。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