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盛夏逐“绿”行——山东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实践探索

2025-07-18 17:24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盐田虾养殖的尾水则成了原盐产业的优质天然原料。“这种尾水经过前期自然蒸发,盐分高于普通海水,为原盐生产提供了优质原料,缩短了制盐周期。”东营汇泰养殖有限公司原盐生产工区主任马现奎介绍,通过实践海水养虾、养殖尾水晒盐,实现了“一水多用、绿色生产、循环发展”,更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

  这厢传统盐业与渔业深度融合,那边“以渔治碱”又蹚出一条生态发展新路径。

  前不久,德州武城郝王庄镇第三届“郝”品龙虾节如期开幕。现场,龙虾垂钓、美食品鉴让游客们乐不思蜀,消费市场持续火热。

  由于土地盐碱化程度高,当地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收成低,2016年起,武城县开始探索水产养殖,“以渔治碱”。通过开挖鱼塘,降低了地下水位,减轻了表层土壤的盐分聚集程度,有效遏制了土地退化。与此同时,通过引入南北对虾、小龙虾、莲藕等多元物种,使原本生态脆弱的盐碱地焕发生机,成为生物活动热点,重建了生态平衡,进而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并进。

  从济南百里绿廊的美景如画,到三角洲湿地的万鸟翔集,再到盐田虾跃、碱地生金的产业新篇,齐鲁大地上一次次守护黄河安澜的实践,不仅守住了绿水青山,更让沿岸人民真正端稳了“生态饭碗”。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鹤群悠然涉水而行。张晓龙摄/光明图片

  变革求生,齐鲁潮涌新动能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