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显韧性,中国外贸何以稳中有进
2025-07-19 06:02 新华社
“以前属于‘候补可选’,现在升级为‘生存刚需’。”记者联系厦门佳佰利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惟佳时,她刚从迪拜参展归来。这家主打相框、家居装饰品、礼品设计制造的企业,产品广销欧美20多个国家。
为应对外部冲击,今年以来,这家公司将参加展会作为获取海外订单的重要渠道。“境外参展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为开拓发展空间,必须‘走出去’。下半年,我们还将参加俄罗斯礼品博览会等,进一步扩大‘朋友圈’,增加接单机会。”郭惟佳说。
面对地缘政治风险和贸易壁垒,广大外贸企业通过多元化市场战略、区域经贸合作及数字贸易创新等,构建起更具韧性的全球产供链网络,为外贸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源头活水。
这几天,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经营户林小明的手机里收到一条来自纳米比亚客户的到款通知。就在不久前,对方下了一笔9000美元的订单,付款通过义乌小商品城打造的“义支付”平台完成。
林小明告诉记者,自己主要从事出口非洲、中东和南美市场的生意,过去由于汇款周期长、汇率波动大,资金周转时常面临不确定性。如今,随着国家加大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义支付”的快速到账功能,成了他开发客户、提升信任的“加速器”。
促改革、拓市场、稳订单。近段时间,国务院发文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77条试点措施,明确加快服务贸易扩大开放、提升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国家外汇局优化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外汇资金结算;海关总署等三部门进一步规范和降低航空口岸综合物流成本……更多务实举措陆续推出,护航外贸多元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