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山东舰上,深蓝梦中——为战机“刀尖伴舞”的人

2025-07-19 15:46   大众新闻

  2012年11月,歼-15在辽宁舰首次成功起降。万众瞩目下,战机冲破碧空前,起飞助理一套流畅的“半蹲屈身、右臂前伸、食指和中指指向起飞方向”指示动作趣味性十足,顷刻引爆网络,成为风靡一时的“航母style”。

  任驰表示,看似简单易模仿,事实上,为了在恰当时间用身体“讲出”恰当的指令,专业引导员仍需反复对镜练习,确保肌肉记忆与指挥流程完美咬合。

  而着舰时,虽无起飞时的复杂手势,但一双双手常摩挲着根根阻拦索,反复检查,擦拭保养,最艰难的“硬仗”则是——当阻拦索达到逼近使用寿命时多个小组必须无缝配合,将旧索抽离,让新索就位。

  在战士董鑫心里,8年以来,他心中最有分量的便是在山东舰远海训练期间的一次“夜雨换索”作业。他回想,“当时已是深夜11点了,夜间还在下雨,但滑轮组索的使用次数逼近上限,到了不换不行的关头。”

  一双双训练有素的手在接力,甲板灯在夜雨中晕成黄雾,手掌已经滑湿,但手指弯曲、手臂发力、手肘转动……甲板上,船舱底,一根阻拦索连通起数十人的手,海面上的太阳洒出从金黄到橘红的光。昼夜轮转,“长征”结束,双手酸痛——崭新的滑轮组索即将迎接它的第一架飞机入怀。

机务保障(扈秀帅 摄)

  有的战士以手持枪,有的战士手握方向盘,有的战士手指按下红色开关,有的战士则精准利落地划出手势,或者妙手呵护甲板安稳。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