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蹲点·防汛进行时丨大汶河畔,“数字哨兵”盯紧每寸堤岸
2025-07-22 06:38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近年来,刘凡珠见证着家门口河道的变化,河道清淤、岸坡绿化、堤坝加固……今年,河边又多了不少新设备。“虽然说不上来具体是干什么的,但知道是为了保障安全。”
在三娘庙险工段的河道边,新建的雨情水位观测仪如“哨兵”般稳稳伫立,顶端的集雨装置实时记录降雨量,水下传感器一刻不停地捕捉着水流的脉动和水位的高度。“过去汛期强降雨值班,得不定时地往河边跑,量水位、测流速,浑身湿透是家常便饭。”肥城市河道管理保护中心副主任孙大伟说,现在方便了,雨水情数据实时上传,在办公室就能实时监测。
沿着堤坝行走,嵌在堤坡的银灰色小盒子虽不起眼,却能发挥大作用。“这是堤坝渗压自动监测设施,别看个头小,能耐可不小。”孙大伟介绍,如果河道水位持续上涨,大堤长期受洪水浸泡,可能会发生位移,也是发现险情的前兆。“它的探头一直埋到堤底9米深,能感知到毫米级的位移变化。去年整治河道时,肥城段的三处险工段都装了这个设备,今年汛期首次发挥作用。”
说话间,不远处的监控杆传来轻微的电机转动声。360度旋转的高清摄像头正扫描着河面与堤岸。“这‘电子眼’比人盯得还紧,咱老百姓的心里踏实多了。”刘凡珠说。
用上“智慧大脑”,防洪调度更精准
距离三娘庙险工31公里的泰安市防汛抗旱指挥中心,数字大汶河被搬上了巨型电子屏,来自三娘庙险工段的各类监测数据、监控画面实时传输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