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癌症体检”意义何在:什么才是“有效体检”,机构如何提升自身信任度?

2025-07-22 08:24   澎湃新闻

  癌症是一大健康杀手。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测算,全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数约406.4万例。在早发现、早治疗的理念之下,人们对体检的筛查也给出了很高的期待。一位肿瘤科医生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日常工作中确实会碰到很多人拿着体检报告来就医,有些最后被证实是虚惊一场,有些确实是癌症的重要提示。

  上述肿瘤科医生认为,肿瘤的种类太多了,有些肿瘤还比较隐蔽,仅凭症状,发现时往往都是晚期。让每个人定期到医院从里到外做全面的检查并不现实,一方面医疗资源有限,二是考虑到患者在经济、辐射等方面的压力。日常体检项目像第一层筛子,可以先筛出某些健康问题,之后提醒患者进一步到专科医院,再由专科医生这层“筛子”进一步诊断,看是否需要真的治疗。

  在体检中,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等血液检测中的常见指标,能否有效发现癌症?

  上述肿瘤科医生表示,这些指标的指向性并不唯一,胃肠道肿瘤、乳腺癌、肺癌等肿瘤均可能导致患者这些指标升高,需要结合症状以及其他检查项目综合判断有无癌症,是什么癌症。另一位肿瘤科医生认为,以癌胚抗原(CEA)为例,这个指标在临床工作中具有比较大参考价值的是,观察肿瘤患者治疗期间的病情变化,比如肺癌,本来癌胚抗原是100,治疗后降到了10,说明治疗有效,如果之后再次升高,可能提醒其他问题。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