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底前,市中区首批组建的交银AIC基金、齐鲁新质生产力基金等24亿元基金(群)预计全部落地
2025-07-22 11:43 大众网
依托“一区多园”布局,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积极争创省级经济开发区,聚力打造济南都市工业承载区。坚持规划先行、突出项目带动、优化全程服务,充分发挥中心城区要素汇集、交通便利、配套齐全的资源优势,深入推进园区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率先在全市推动M9产业用地落地,持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高起点、高标准构建中心城区内产业聚链、技术融创、人才汇智、生态友好的新型产业园区,奋力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高度适配的现代化产业新高地。目前,正以党杨路为轴线,率先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空天信息、人工智能等5个新型产业园区,持续塑造市中产业竞争新优势。
以场景赋能驱动智造升级
坚持以场景牵引、需求导向为路径,深化实施“工赋泉城”行动计划,推动成立应用场景研究院,系统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升级与场景创新。大力推进“千兆城市示范区”建设,实现5G网络深度覆盖和规模化应用。持续强化校地企协同,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成果高效转化,推动机器人、确定性网络、大模型等更多“硬科技”落地专业园区。积极引导企业深化“上云用数赋智”,“一业一策”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聚力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晨星工厂、5G全连接工厂,加速人工智能在智慧教育、智慧医养等领域的“AI+”场景落地,预计2026年,累计培育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5个以上。
以基金带动激发产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