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途贯海岱 大道气象新——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观察
2025-07-25 10:21 新华社客户端
“‘公河海’联运减少装卸次数、降低货物运输损耗,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15%至20%,减少碳排放约30%。”山东省港口集团渤海湾港市场营销中心业务主任王传中说,随着越来越多的货品通过“公河海”联运加速奔赴全球,山东制造业优势进一步放大。
这是青岛港集装箱码头(2025年5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高洪岩介绍,山东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加快“公转铁”“公转水”,深化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试点,多式联运和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0%和15%以上,2024年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0余亿吨,全省全社会物流成本共降低约500亿元。
在青岛,正在建设的市内航站楼投用后,能为旅客提前办理托运、安检、候机等业务——值机方式转变的背后,是山东整合交通资源、打造立体交通网的厚积薄发。“青岛将多种原本独立的交通方式、设施进行系统性整合,推动交通体系向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路玉军说。
“联通”之外,更有“融合”。